购房者如何避免掉进开发商虚假宣传的陷阱

很多购房者在买房时都被开发商“天花乱坠”的宣传标语迷了心智,购房者如何避免掉进开发商虚假宣传的陷进,今天我来教各位几招。

图片1


1、仔细审查房屋预售(买卖)合同

买房时切记把握的基本原则在于,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的内容大概率都是假的,一定要将重要条件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固定。签订合同时要对合同的主体、权利义务、解除条件、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条款进行仔细审查,警惕格式条款和霸王条款,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降低房开商违约带来的损失、风险。

首先,要留意宣传资料上的宣传主体和合同卖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可以要求出卖方在宣传资料上签章或将宣传资料资料作为合同附件,避免开发商通过变相主体逃避违约责任。

此外,还要留意违约责任条款。部分房屋预售(买卖)合同虽然有违约责任条款还约定了违约金,但为买方承担违约责任时设置的违约金比例远高于为开发商自己承担违约责任时的违约金比例,还有的开发商将违约金约定为购房款总额的0.2%甚至0.1%,假设购房款为500万元,乘以0.1%也不过5000元,根本不能弥补购房人因开发商违约遭受的损失。

争议处理条款也会存在陷阱,有的开发商会将争议解决方式限定为仲裁,排除诉讼,购房人往往忽略这一条款或者虽然留意到却未洞悉其中的风险。仲裁采用一裁终局的制度,虽然有简单快捷的优势,也有不利裁决、无法救济的风险。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已无法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一定要在争议处理条款中保留诉讼的权利。

2、对于开发商的宣传或者承诺进行核验

1)关于小区的配套设施,可以通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附图去核实。

2)关于是否属于学区房,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相关政府文件、与学校签订的协议。有些地区会主动公布预售房小区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区情况,因此购房人也可以到相关政府部门网站上进行查询,也可以自行去教育部门核实。

3)关于房屋的配置、装修,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施工图纸进行核实。

4)关于周边环境和发展前景,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楼盘所在及周边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可以自行向规划部门申请信息公开来进行核实。

3、留存证据

在购房过程中保留商品房买卖(预售)合同及网络、微信、宣传册、广告牌、沙盘等宣传资料,对交易过程中的非合同内容,如许诺、承诺、答疑、回复等进行录音录像,甚至公证。 

对中国多数家庭来说,买房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切不可心存侥幸,疏忽大意。对于周边环境、配套设施、学区、发展前景等宣传内容要尽量落实到合同上,可以要求开发商提供相应证明文件,或自己向有关部门进行核实。另外,签订合同时要进行审慎审查每一条款,遇到难以判断的风险或难以解决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Industry information

行业资讯

自助咨询

快速反馈

最快一分钟反馈

案情分类:

关于我们

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胡国庆房产律师团队,专业解决房产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开发商延期交房业主维权开发商跑路开发商破产售后包租开发商虚假宣传等一切事务,律所拥有包括高级合伙人在内的500余名专业人士,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设立分所,业务遍布各大城市。

联系我们

  •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南大街十号兆泰国际中心A座
  • 电话: 400-1197-987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
咨询热线:

400-1197-987

售后服务 / 投诉处理

©2022 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胡国庆律师团队丨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201145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6946号

cache
Processed in 0.006601 Second.